永續供應鏈

永續供應鏈

供應商晉用程序

佳世達供應商的晉用,係依據公司未來產品趨勢需求及採購策略,調查潛在供應商之產能、技術創新能力、品質及服務等管理系統。針對現有合格供應商,佳世達謹慎進行供應商風險評估,藉由定期與不定期的調查供應商財務狀況並關注高風險族群,確保供應鏈不中斷。強化供應商永續體質及打造綠色供應鏈亦是佳世達永續發展的一項重要且持續性的工作,我們謹慎關注勞工環保議題與法規的更新,並將國際趨勢及其需求傳達給供應商。

永續供應鏈管理架構

華邦於永續發展委員會(由董事長與獨立董事組成)下設置永續供應鏈組,由供應鏈管理中心協理擔任工作小組召集人,轄下各處指派專責人員共同組成永續供應鏈組,每年2次定期向永續發展委員會呈報工作規劃與階段成果,經委員會議決後始得執行;4次定期向永續辦公室匯報工作進度,以確保永續目標得以實踐。 永續供應鏈組之工作內容,係在既有的供應商管理內涵,包括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Business Alliance, RBA)、無有害物質政策(Hazardous Substance Free, HSF)、傳統供應商管理內涵(品質、價格、交期及製程技術能力)、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EO)等,規劃並提升至供應鏈永續管理並執行相關永續工作事宜,包括供應商與外包商永續(環境友善、社會共善、治理共好)推動、綠色產品生產作業管理、內部綠色運籌系統維運;在供應風險控管上,則納入責任採購、盡職調查與供應商實地稽核。統整為華邦永續供應鏈管理三大架構,分別為實踐責任採購、強化整體供應鏈之韌性、推動降低供應鏈之碳排放。

實踐責任採購
  • 新供應商溯源與永續評選
  • 廉潔承諾書定期宣導與簽署
  • 遵守華邦電子供應商行為準則
  • 不使用禁用物質
  • 不使用衝突礦產
  • 定期供應商評比
強化整體供應鏈之韌性
  • 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EO)
  • 供應鏈永續風險盡職調查
  • 供應商實地稽核、改善與輔導
  • 供應商ESG共學坊
  • 永續供應鏈升級+論壇
  • 各類供應商ESG議合活動與合作
推動降低供應鏈之碳排放
  • 永續採購工作(在地採購、綠色採購、循環採購)
  • 第一階供應商永續供應鏈管理能資源用量調查
  • 推動供應商/外包商碳排放管理
  • 綠色產品生產作業管理
  • 內部綠色運籌系統管理
  • 媒合政府減碳補助與輔導
  • 供應鏈管理同仁ESG教育訓練

華邦供應商定期稽核與改善

為有效管控所有合格供應商之營運,每年度由華邦供應商稽核團隊針對所有合格供應商,進行年度重點抽樣稽核。在書面稽核上,其稽核內容包括「品質管理」與「綠色審查」等各式證書的有效持有。實地訪查與稽核的重點則以 RBA7.1.2 稽核手冊項目為核心,執行「社會責任審查」。2023 年,總共稽核家數為 31 家,包括 19 家原物料商、12 家封測外包商。首先在上述三大面向上,稽核結果皆符合華邦之要求,未有合格供應商因違反重大環境、社會或治理議題而取消其供應商資格。2024年起,正式將供應商永續盡職調查結果,列入實地稽核項目,提升為永續稽核。

面向與標準查核項目符合率
經濟ISO 9001:2015 品質管理系統100%
IATF 16949:2016100%
環境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100%
REACH100%
RoHS100%
HSPM 有害物質管理100%
社會RBA 社會責任100%

華邦為求與供應商、外包商在產品/技術服務、管理營運等面向上攜手永續前行,2023 年,在總計 31 場的稽核工作中,在製程控制、環境安全衛生管理、供應商管理、品質管理、管理系統上,共彙整出 151 項建議改善工作項,在華邦電子稽核團隊的積極溝通下,讓供應商從日常的營運中即提前識別出潛在風險,落實稽核工作應達成的積極性預防,有效提升供應商的永續能耐。

面向與標準查核項目符合率
環境與安全衛生
  • 庫房區域儲存限高未標示清楚
  • 機台緊急按鈕缺少誤觸防護措施
  • 全面檢視並要求改善儲存區域標示
  • 全面檢視並要求改善機台防護措施
勞工與道德
  • 未落實匿名申訴回饋機制
  • 要求落實申訴的回饋機制
產品與技術品質
  • 未明確記錄機台保養量測數據
  • 相關清洗作業紀錄不確實
  • 修訂機台保養紀錄表單
  • 要求清楚定義清洗頻率
管理系統
  • 供應商稽核計畫未確實執行
  • 物料儲存標示不完整
  • 要求供應商稽核計畫做定期檢視及修正
  • 要求落實物料儲存標示